剛剛,國家發改委正式出臺了《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(暫行)》(下稱《價格管理辦法》)和《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(暫行)》(下稱《成本監審辦法》),新辦法將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實施。
1、從一企一價到一區一價
按照17年的老辦法,定價方法為一企一價,也即是以管道運輸企業法人單位為對象,一企一運價率。
企業按運價率及入口與出口(以城市為單位)運輸距離,測算并公布不同管道的具體運輸價格。
采取分區核定運價率,以寧夏中衛、河北永清、貴州貴陽等管道關鍵節點為主要界限,將國家管網集團經營管道劃入西北、西南、東北及中東部四個定價區域。
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核定國家管網集團管道運輸業務總的準許收入,根據各價區監審期間最末一年實際收入比例,適當考慮管道建設運營成本、未來投資需求和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等因素,將準許收入分配至各價區。
2、折舊年限改為40年,管輸費有望下降!
在新舊兩個定價辦法中,其實定價的原則都沒有發生變化,依然是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法。
準許收入=準許成本+準許收益+稅金;按管道負荷率(實際輸氣量除以設計輸氣能力)不低于75%、取得稅后全投資收益8%確定。
影響最大的是管道折舊年限由原來的30年調整為40年!
折舊年限的提高,將明顯降低管輸成本,對于整體管輸費率肯定是降低的。
而對于新建管道,原辦法是原則上按照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成本參數,以及稅后全投資收益率8%、經營期 30年確定,達產后予以調整。
在一區一價之后,新建管道原則上按照所屬價區運價率執行,下一監管周期納入有效資產統一管理。
“要在堅持“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”的原則下制定跨省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,并在明確統籌考慮國家戰略要求、行業發展需要、用戶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基礎上,對準許收益率實行動態調整?!?/span>
3、一區一價,行業巨變!
為何要整一區一價?
發改委做了專題解答:
1)《成本監審辦法》還將管道折舊年限由現行30年延長至40年,體現從嚴監管要求,有助于降低當期運價率,釋放改革紅利。
2)兩個辦法出臺后,構建了相對統一、簡潔明了的運價結構,同一價區內管輸價格取決于運輸距離,易于理解、結算方便;這也有利于市場主體自主選擇氣源和管輸路徑,促進資源流動和多元競爭市場形成,提高資源配置效率。
3)國家管網集團運營的跨省管道由此前的15個定價率,大幅縮減為4個,這從價格機制層面打破了不同運價率對管網運行的條線分割。管道用戶的關注點將更集中在選取經濟可行的運輸路徑,推動國家管網集團加大管道建設投入,實現管道間互聯互通,加快形成“全國一張網。
一區一價解決了同一地區不同運價率的尷尬。